您所在的位置:起名首页 > 起名资讯 > 2025 年新生儿命名大数据:哪些字正在 “消失”?

2025 年新生儿命名大数据:哪些字正在 “消失”?

在时光的长河中,名字如同闪烁的星辰,承载着一代人的文化烙印与社会记忆。每一年新生儿的命名趋势,都像是社会文化这幅宏大织锦中的一抹独特色彩,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。步入 2025 年,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新生儿命名大数据时,一个有趣的现象悄然浮现 —— 某些曾经风靡一时的起名用字,正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 “消失”。这一变化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社会文化密码?又反映出当下家长们怎样的起名观念转变?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充满趣味与深意的命名世界,探寻其中的奥秘。​
曾经的起名热门字:从 “爆款” 到 “冷门”​
回溯过去十几年,“梓涵轩” 堪称统治取名界的 “王朝”。在那段时间里,幼儿园、学校的班级中,常常能听到多个 “梓涵”“子轩” 的回应声。以 “梓” 字为例,在 2010 - 2020 年期间,其在新生儿名字中的使用率极高,众多家长青睐这个字,认为它富有文化底蕴,寓意生机勃勃、茁壮成长。同样,“涵” 字因其蕴含的涵养、包容之意,也成为女孩名字中的常客;“轩” 字则凭借其气宇轩昂的感觉,在男孩名字中频繁出现。​
然而,时代的审美风向总是在悄然转变。网上数据显示,2024 - 2025 年新生儿名字中 “梓、涵、轩” 的使用率同比下降了 62% 。曾经扎堆出现的情况逐渐减少,这些曾经的热门字,如今在新生儿名字中的出现频率已大不如前,甚至跌出了前 50 的排名,宛如过气网红一般。与之类似的,还有 “萱”“雨”“浩”“宇” 等字,它们曾经也是起名的热门选择,但在 2025 年的新生儿命名大数据中,热度明显降低。​
新趋势崛起:个性化与差异化成为主流​
当曾经的热门字逐渐 “失宠”,新的起名趋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。2025 年新生儿命名的 TOP20 名单中,惊现 “清樾”“知让” 等古风新贵。“清樾” 一词,让人不禁联想到清新的树林、幽静的环境,充满了诗意与自然之美;“知让” 则传递出一种谦逊、礼让的品德,富有文化内涵。这些名字的出现,显示出家长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重新诠释。​
与此同时,四字姓名的占比也在暴涨 300%。诸如 “苏砚知秋”“梁溪望舒” 等四字名字,将姓氏与富有意境的词语巧妙结合,既独特又富有韵味。这种起名方式不仅展现了家长们追求个性化的强烈愿望,也体现了他们对孩子名字独特性的高度重视。​
此外,生僻字的使用量也在激增。一些冷门汉字,如 “彧”(意为有文采)、“媆”(表示柔美貌)、“翯”(形容羽毛洁白润泽)等,搜索量飙升。家长们不再局限于常见字,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汉字海洋,希望通过生僻字为孩子取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。这一现象也得益于社会导向与技术支持。社会导向要求尽量避免使用高频字,同时开放生僻字录入系统,支持约 3.5 万汉字使用,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。科技赋能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,AI 起名平台日均生成 20 万个候选名,结合八字五行、诗词典故、音律分析,推荐出 “楚灵”“亦珊” 等低重名率选项,为家长们的起名决策提供了更多参考。​
现象背后的原因剖析​
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​
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的文化观念日益多元和开放。现代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,希望孩子在人群中能够脱颖而出。因此,在为孩子取名时,他们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热门名字,而是追求独特性,希望通过名字赋予孩子与众不同的气质与个性。同时,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对起名趋势产生了深远影响。近年来,国学热、汉服热等文化现象不断涌现,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增强。家长们在起名时,纷纷从古代诗词、典故中寻找灵感,希望孩子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。​
 

客服中心